关于成才先成人的名言
德国人说:“你们学生的书比我们的厚,考试成绩比我们的好,但你们还要买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品。”这是丁锡国先生在新华网上引述的德国人的话,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的教育。
社会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不同职业、身份、学科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差别。在理解教育时必须把握几个基本点:1、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2、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3、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以精神提升人,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4、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只有知、情、意、行四个因素都发展好,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教育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人成人,还是教人成才?我想应该是成人,成为有健全思想健康体格的人。卢梭说:教育是培养“既能行动又有思想的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就是说,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不仅仅是成才!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彻底解放人性。教育应该是教人成人的活动,应该使人日益完善,使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劳动,使人诗意地栖居、有尊严地活着……教育不仅仅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成才教育,而是立人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教育!
问题之一:重“才”还是重“人”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人意味着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人性的智慧之人,即拥有高尚的德性、卓越的理智、丰富的情感且富有创造性,能够过完满的生活;成才意味着学生具有某种或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即拥有某种或某些使用价值。由于“才”是“人”的“才”,只有“人”正常了,“才”方可得以充分释放,教育的目的方可实现。
然而,在教育现实中,对“才”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人”的重视。书本知识、智力、理智构成今日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转换成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由于书本知识是前人在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淀的成果,
对学生而言,它们是第二手的;而且,由于它们仅仅是对事物原型的反射、影像,而反映事物的“镜子”很少是完全干净、无尘的,因此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真的、扭曲的,其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有限。智力表现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是学生从事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构成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过度重视“才”——人的使用价值,以至于智力超群、其创作不服务于任何有用的目的的“天才”或多或少地成为无用之人而被教育所排斥。同时,过度重视对智力的培养,亦会使教育走向误区,因为理智虽然强而有力,却没有人性,它不能领导,只能服务;它对方法和工具有敏锐的眼光,对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由于学生是具有多种发展潜质与多种需要的人,而以书本知识、智力、理智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教学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人的“知性”,即仅仅侧重人的智能——使用价值方面,而且还是局部的。
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将“人”与“才”并举,但两者并不等同,是因为先有本质,然后才有本质的发挥。学生首先是人,人是精神的存在,人的精神包括德性、理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精神的特质是自由,精神发展就是由潜在发展成为现实,教育是整个精神成长的过程。在重“才”忘“人”的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所谓的知识与技能所取代,出现“目中无人”的教育;由于“人”是根本,“才”附着于“人”,因此,过度重视“才”的教育引发的后果是:学生的“才”也得不到有效培养,此其一;其二,即使学生的“才”能够得以培养,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德性与情感性而才能超群的学生会给自己与社会带来什么?!因此,只有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本“人”身上,学生之“才”方可得到培养,并能发挥出正面作用。
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是才。人才首先必须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成才的最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读书成不了才,但光读书也未必能成才。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亦是如此,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外国有研究表明:成绩好坏之间的差异,不在智力水平,而主要在于是否具备积极的人格因素。哪些人格因素直接影响孩子成长呢?自信心、进取心、热情、勤奋、意志、实干、合作。张勇传说,这些都是成人的基础条件,也是成才的必备因素。成人——成才——成功是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由之路。
先成人,再成才
教育的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
成功;要重视学生的人格而不仅是成绩,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接受,要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是当前。重视学生的成长,然后是成人,最后是成才。
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激励学生想要更多更好的学习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对所教课程、知识及见解等等的兴趣,而是为了得到提高交换价值的知识。
值得庆幸的是,当我们的教育几乎走进一个误区的时刻,许多教育专家在开始反思,苦苦地探索教育的目标,并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成功;要重视学生的人格而不仅是成绩,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接受,要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是当前。
老师和家长应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真正地把孩子当“人”看,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创造良好的健康氛围,满足学生做“人”的需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首先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然后才能谈及其他,如成绩、成功等。
学生只有在情感人格方面健康地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做人的尊严,并且能够积极乐观的理解到生命的珍贵。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要让他们懂得:做人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然后才能谈论进取心。如果家庭、社会不顾任何条件地“求全责备”,就会使孩子在各个方面苛求自己,岢求他人,稍有不如意的方面或许就能导致精神的失衡,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激励学生的精神和灵魂。
为什么相当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日后没有成功,而很多成绩不佳的学生日后却能够成才。因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心态往往极度地想赢怕输,包容性差,不会合作,而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心态平和,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意志坚毅,耐挫折能力强。这部分学生在教育中真正变成了“人”,这才是教育的目标,才能使人走向成功。正如爱心斯坦说: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要成功,不光是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
让我们所有教育同仁,改变观念,为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长、成人。
人有时是要勉强自己的。我们需要一种来自自身的强有力的能量推动自己闯出一个新的境界来。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成才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3、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4、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5、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6、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7、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逆境不过纸老虎,一切困难如泡沫。破茧成蝶美如画,你若真金不怕火。逆境出真知,成才更可贵。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我能行。
1、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成就一个人。
2、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拜伦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顺境时显现恶习,逆境时凸现美德。
5、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6、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7、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善待它。
8、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9、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10、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11、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12、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13、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14、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5、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16、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17、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励志成才的名人名言
1、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而且会有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
2、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3、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4、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6、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7、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9、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0、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
12、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
13、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14、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15、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16、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1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18、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例,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19、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20、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德谟克里特
21、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22、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23、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24、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25、口袋里装着一瓶麝香的人,不会到十字街头去叫叫嚷嚷让所有有人都知道,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说明了一切。
26、天才就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停地,一天要工作18小时。
27、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28、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29、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3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31、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3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33、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拉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3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35、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3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37、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是没有这些经验,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会有,而且在这里,恐怕任何天才也都无济于事。
38、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39、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听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